新闻中心News
凤凰联盟下载享受潮流與美食 觸摸歷史溫度
3月31日,在邕州古城·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中華大戲院和城隍廟熙熙攘攘,一場述說歷史與故事的“國潮市集”熱鬧開場。在“三月三”這個特別的日子裡,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產品、傳統美食以及國潮文化項目展示,將歷史與文化巧妙地串聯起來,讓古老與現代和諧共融。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五色糯米飯展台,那絕對是市集裡的人氣擔當。凤凰联盟网址展台負責人陳恩站在一旁,面對裡三層外三層的游客,笑意盈盈地展示他們的作品——五色糯米飯經巧妙組合拼成各種精巧的圖案,這已不僅是滿足人們味覺的美食,更是一件件藝術品。 “這些圖案太可愛了,我們怎麼舍得吃?”一名外地游客發出由衷的感嘆。“這些顏色都是怎麼染的?用的都是什麼植物?”面對游客的好奇提問,陳恩耐心地一一解答:“五色糯米飯有1000多年的歷史,用天然植物染色,每種顏色都有不同的寓意,以前人們蒸熟它用來祭拜祖先,表達感恩之情,后來傳統就這樣一代代傳下來了。”聽著陳恩的講述,再看這糯米飯,仿佛承載著千年的文化重量,每一口都是歷史的味道。 不遠處,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在南寧剪紙技藝傳承人鐘昀睿手中演繹著神奇。隻見她手指靈活地翻轉,剪刀開合間,紙屑簌簌落下,眨眼工夫,一個栩栩如生的紅燈籠便躍然紙上。周圍的游客發出陣陣驚嘆,眼睛緊緊盯著她的雙手,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除了紅燈籠,石巷口、水塔腳、冬泳亭、龍象塔等南寧地標建筑也在她的剪刀下一一呈現,這些承載著城市記憶的符號,被古老的剪紙藝術賦予了新的生命力。 “這麼多年來,剪紙的技法一直沒變,但通過剪紙所要展示的內容卻一直在變。一把剪刀、一張紅紙,通過鏤空的方式,就能留住歷史,留住我們的文化。”鐘昀睿一邊創作,一邊和游客分享其對剪紙藝術的感悟。 機杼唧唧,經緯交錯,身著民族服飾的小女孩坐在織機前,專注地編織著壯錦。五彩絲線在她手中穿梭,仿佛連接著過去與現在。一旁,一名游客繪聲繪色地給孩子講著壯錦的傳說:“在宋朝,有個壯族姑娘看到蜘蛛網上的露珠在陽光下閃爍,她得到了啟示,便用五顏六色的絲線織成了一幅美麗的壯錦……”小女孩抬頭聽著故事,眼中閃爍著好奇與向往。壯錦,這一承載著壯族千年歷史與文化的織物,不僅是精美的手工藝品,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除了這些非遺代表性項目,市集裡還有各種傳統美食和文創產品。游客們在各個展位間穿梭,或駐足欣賞,或品嘗美食,或與傳承人交流互動,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與滿足。在這裡,古老的非遺不再是束之高閣的傳統,而是以鮮活的姿態融入現代生活,讓人們在享受潮流與美食的同時,也能觸摸歷史的溫度,探尋文化的根脈。(記者 韋峭)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