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凤凰联盟app71公里输水管道改变几十年耕作习惯

2025-02-17 11:11:5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已经通水一年多了,该工程以固海扬水七干渠末端的高崖水库为水源,通过71公里输水压力管道和四级扬水泵站,将黄河水输送至灌区,成为润泽海原县关桥、西安、海城3个乡镇24个行政村6.51万人口和12万亩田地的“幸福水”。

  有了水,处在工程“末端”的西安镇园河村村民,对几十年不曾改变的耕作习惯,有了新的新年愿景。

  春节前,海原县西安镇园河村村党支部书记张雪娟走到村旁的16号蓄水池,看到了在田埂上发呆的村民吕云斌,两人相视而笑。吕云斌说:“书记,你这是一天不看看水库,都不放心啊。”“我这人没安全感,总怕它‘跑’了,咱们这个年纪的人,缺水缺怕了。”

  今年52岁的张雪娟,还记得她10多岁第一次见到黄河时的场景:“走到黄河边,能感受到那种澎湃力量,当时我就有遗憾,它灌溉了无数的田地,却不曾流过我家门口。”

  “现在好了,黄河水输送至灌区,收成有保障了,咱们也能安心种好地,日子越来越好。”张雪娟说。以前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位以每年2米至5米的速度持续下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区域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供水能力不足与农业产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如今,他们不但用上了黄河水,而且通过以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打造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灌区。“听县上的专家说,二三十年后,咱们西安地区地下水静水位将恢复到70米以内,地下水资源量将超过670万立方米。”

  “我想用好黄河水,在新年给村里寻一个新的种植作物,这里几十年来只种小茴香、玉米。单一的作物受市场波动影响,农民增收受限。”张雪娟说。

  张雪娟走的时候,凤凰联盟入口吕云斌还坐在田埂上。这个50多岁的农民纠结着:“我家30多亩地,去年只种了小茴香,有了黄河水和滴灌技术,虽然产量提高了30%左右,但因为行情不好,收入没提高多少。我这个地到底种个啥,才能增收呢?”

  其实,在海原县对这12万亩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规划图上,产业布局一目了然:关桥乡种植玉米、露地西瓜、设施甜瓜、蔬菜等4万余亩;海城镇种植玉米、小杂粮、马铃薯、小茴香等1.7万余亩;西安镇种植小茴香、玉米、蔬菜等6.1万余亩……项目区预估年总产值4.45亿元,新增产值1.97亿元,人均增收3024元。

  “我想到了,乡镇政府鼓励咱们种蔬菜,我和乡亲们商量下,来年咱们种小番茄。”张雪娟突然跑了回来,对着吕云斌喊着,有了黄河水的保障,凤凰联盟入口就该尝试一下过去想种而不敢种的新品种。

  “书记,有了水你现在真敢想呢,凤凰联盟入口我支持你。”吕云斌笑着说。(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段春见习记者王强)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新闻热线传真 合作洽谈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