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凤凰联盟甘肃环县 “金色粮仓” 晒丰收

2025-02-11 14:30:0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各个村落,一处处宽敞的农家院落已然变成了玉米晾晒的“主战场”。去年秋天喜获丰收的玉米,被群众装进圆柱形加厚塑料网笼里,码放在自家房前屋后的空地上,一排排金灿灿的玉米笼,成为村庄里一道靓丽的风景,一个个露天的“金色粮仓”,满载着农户丰收的喜悦。

凤凰联盟甘肃环县 “金色粮仓” 晒丰收(图1)

  春节刚过,环县芦家湾乡王庄村村民毛双忠家热闹不减,他家去年秋天收获的玉米,剥皮后装了满满当当40笼。沐浴着和煦的阳光,74岁的毛双忠和老伴、孙子、孙女其乐融融地坐在场院里剥着玉米。只见他坐在小木凳上,老伴随意蹲在一旁,两人拿着剥玉米器,娴熟地剥着玉米,速度虽比不上机器,却剥得细致认真,孙子和孙女也不甘示弱,加入到剥玉米行列,动作虽然生疏,神情中却透着专注。在他们的协同劳作下,玉米粒如雨点般纷纷落下,不一会儿,眼前就堆起了一座小“金山”,小院里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为农家小院增添了些许温暖。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毛双忠家去年种了50亩玉米,预计可收入6.5万元。“去年雨水好,加上种植了新的玉米品种,所以玉米产量很高。”毛双忠指着眼前一排排玉米笼说,这些正在自然风干的玉米,再晾晒一段时间后,如果价格合适就将全部脱粒出售。“用这种网笼存储玉米占地小,晾晒方便,而且透气透光,干得快,不会霉变,遇到雨雪天也方便遮盖。”毛双忠说。

凤凰联盟甘肃环县 “金色粮仓” 晒丰收(图2)

  毛双忠告诉记者,他家去年还种了20亩荞麦、80亩苦荞,整体算下来,产量最好的还是玉米。“种子和肥料是最关键的。”毛双忠说,经过不断实践与摸索,他和儿子在玉米种植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年打算继续在选种和肥料上多花心思,进一步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芦家湾乡地处环县西北部,境内地表水源丰富,蒲河贯穿南北,掌面梁坝遍布,水田相连,年降雨量充足,凤凰联盟网址早晚温差大,无霜期长,适宜各类小杂粮生长,素有“环县小江南”之称。近年来,芦家湾乡王庄村根据产业体系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引导群众优化种植结构,进一步发展壮大粮饲兼用玉米产业。由于玉米产量高,村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村上256户村民,种植玉米20亩以上的有80户,种植玉米40亩至50亩的有20户。去年降雨多,玉米长势良好,颗粒饱满,秸秆粗壮,亩产在1000斤以上。”王庄村党支部书记马鸿璞告诉记者,王庄村也是养羊大村,村上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羊,一个家庭收入的70%来自羊产业,玉米的规模化种植也为羊只饲草料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环县围绕“稳面积、增产量、提质量”目标,积极推广先进农业种植技术,每年春种时成立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挑选优良品种,按时发放地膜。在玉米生长期,进行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这些措施的实施让当地玉米产量逐年攀升。2024年,环县93万亩玉米喜获丰收,品质和产量都远超预期。秋收后,相关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户科学储存,防止玉米出现霉变等情况。此外,环县还积极搭建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帮助种植户将丰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