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沃野良凤凰联盟平台田是如何生成的
从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到全面复耕无闲田,需要几步?从“望天收”的零散地块,到沃野千里地生金,改变的着力点在哪儿?从地肥水美的丰产田,到“种出”新业态、融出新空间,有哪些好法子? 在陕西省,这些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复耕复垦、培肥土壤、完善设施,盘活荒地闲田资源;连片耕作、规模经营,新技术、新设备齐上阵,低产田变身高标准“米粮仓”;优布局、调结构,朝着绿色、生态、高效农业转型,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一条“链”…… 冬季本是农闲时节,但商洛市洛南县巡检镇驾鹿村的村民们却没闲着。11月12日一大早,村民赵满运就扛着锄头下地了。 山脚下,一片刚收完玉米的农田里,一垄垄田埂整整齐齐,新修的田间路、排水渠沿着田边延伸。村民们分散在田间,犁地、除杂、起垄。 在洛南县巡检镇驾鹿村,村民们起垄、覆膜,把玉米种在经过整治的山坑田里。(洛南县巡检镇供图) 这片地几年前还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不仅打不了多少粮食,还影响村里的产业发展。“前几年外出打工的人多,村里劳动力少,这些地撂荒了好些年,都快成大伙的‘心病’了。”村民赵满运边说边顺着田埂往地里走,“现在好了,经过整治,这些地又壮又肥,耕种、管理样样都方便,玉米、大豆的产量也上来了。” 驾鹿村四周环山,坡地多、平地少,村里一直为粮食增产、培育产业发愁,对每一片土地都精打细算。为啥还有闲地、荒地? “从前期摸排情况来看,撂荒的土地多是山坑田,生产条件差、农作物收成低,村民便放弃耕作。”在巡检镇党委副书记孙苏旺看来,劳动力流失只是一方面,种地不赚钱才是土地撂荒的根本原因,“在很多村民眼里,撂荒地就像‘鸡肋’,不种可惜,种了又没啥效益,辛苦一年没啥收成,时间长了自然就没人愿意种。” 近几年,巡检镇分类施策,多条腿走路,对缺少劳力造成的撂荒,鼓励村民采取入股、转包、租赁等方式流转撂荒地;对耕作条件差的地块,通过改善田间基础设施、提升土壤肥力解决耕种顾虑。同时,邀请专家进地头,为村民提供玉米、大豆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技术服务,有效提升耕地产能,真正让荒地闲田“活起来”。 如今,巡检镇撂荒地复耕复种实现全覆盖,种植玉米1.3万余亩、大豆4013亩。不仅数量比两年前增加了2000多亩,产量也大幅提升。 “地不闲,心不慌。这几年通过深翻整地、测土配肥,这片地更肥了。能种出好庄稼,人就有干劲,日子也就有奔头。”赵满运说。 “60亩麦田,两台农机,不到一天就播完了。小田变大田,机械化连片耕种效率就是高。”站在整齐划一的大田旁,看着田间绿油油的麦苗,柴浩心里乐滋滋的。 柴浩是咸阳市泾阳县桥底镇柴焦村的种粮户,一家人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地。但以前,柴浩家的几亩地零零散散分成了好几块,凤凰联盟网址种不好种,收不好收,加上村里的地这块栽果树、那边种蔬菜,没个统一章程,他想扩大种粮规模,却一直不敢下手。 前两年,村里实施土地整治项目,通沟渠、整田埂、铺管网,推广小麦宽幅精播、玉米密植等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细碎地块建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并通过大田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提升小麦、玉米单产。柴浩瞅准机会,把自家的几亩地合并后,又一口气流转了60亩地。 “种上了大田,心里一下子踏实了。”说起地里的收成,柴浩满脸带笑,“今年夏季,宽幅沟播的小麦亩产量近1200斤。秋收时,密植的玉米又来了个大丰收,亩产在1300斤到1400斤。” 柴焦村紧邻泾河,全村6000多亩耕地水丰地沃,既能产粮食,也能种水果蔬菜。因为种的作物五花八门,村里“巴掌田”处处可见,一些新农机、新设备下不了田、使不上劲。即便进了地,受地块小而散限制,收种成本高,效益自然不可观。 好地种出好收成,种地就得“换脑筋”。围绕打造高标准农田的目标,柴焦村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将全村1100多亩农田合并成大田块,由村集体合作社牵头,规范各个生产环节,以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耕作机械化向土地要效益,向农业现代化要效益。 “以前农户分散经营,技术、农机跟不上,光秋收秋种前前后后就得一个月。现在把零碎田块整治连片,各种农机都能派上用场,好耕种好管理,收种时间节省一大半。”柴焦村党支部书记柴民仓说,规模种植的好处不只省时省力,更在于通过土地流转和大田托管服务,整合土地资源,改变经营方式,实现了粮食稳产增产,让村民种地更轻松、有赚头。 这几天,刚浇完头茬水的麦苗铆足了劲生长。“墒情正好,麦苗也长得壮。”蹲在田埂上,柴民仓抓起一把土攥成团,松开后土又散开落地,“后期管理到位,明年的收成就稳了。” 这段时间,在汉中市洋县纸坊街道冯岭村“旱改水”项目基地,经过村民们连日来的辛勤劳作,401亩小麦种植和油菜栽种全部完成。 一场雨过后,麦子和油菜长得正旺。“下个月再追点肥、浇点水,把地里行间的杂草拔一拔,这一冬就没啥大事了。”地里的活儿不紧了,刘志强也清闲下来了。 刘志强是冯岭村的种粮大户。今年,他在“旱改水”项目区承包了100亩地,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每亩地的产量都在1100斤以上,稻子穗长粒大、品质很好,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尽管收获季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刘志强仍沉浸在这份喜悦中。 其实,就在三年前,这块地还是一片高低不平、浇不上水的坡地和旱地,有的甚至因长期无人耕种而被撂荒。 “原来这儿根本种不成水稻,只能种一些大豆、玉米等杂粮,产量低不说,效益也不乐观。”冯岭村党支部书记杜成山告诉记者,前些年,由于缺乏水利设施,灌溉条件较差,群众种植积极性一直不高。 2021年,洋县开始在冯岭村实施“旱改水”项目。修坡建渠、平沟整地、保墒蓄水……改造提升后,原本地力不高的零碎田变成了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田,粮食产量一下子上去了。 “我们这儿是全县实施‘旱改水’项目面积最大的村,去年改造完后,村上又通过集体育苗、集中灌溉、机械耙田的方式进行耕种,极大地降低了种植成本。”杜成山算了一笔账,和原来的旱地相比,现在一亩水田光种水稻,收成就比之前种杂粮提高了50%以上。 冯岭村地处洋县油菜花海核心区,村子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每年油菜花开的时候就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这两年,不光春季人多,夏秋插秧和收稻的时候也热闹得很。 “水稻收完后把地一拾掇,紧跟着就种上了小麦、栽上了油菜。现在,麦苗都一拃多高了,油菜也绿油油的,很多人都来拍照打卡。”刘志强感慨地说,“我们不仅是在种庄稼,也是在种‘丰景’呀!” 瞅准这一机遇,杜成山说:“接下来,得想办法把稻田风光和乡村旅游串在一起,进一步延长产业链,让村子变得更有看头。” 如今,随着更多的“沉睡”土地被唤醒,产销结合、农旅相融的发展新浪潮已悄然兴起,在广阔田间激发出更大活力、创造着更多可能。